網友:「說實在的,這遊戲我一點興趣也沒有。這種東西,我都養了二十幾年了。」
近日吹起一股《旅蛙》(旅かえる)熱潮,
藝人們也紛紛淪陷,包括五月天阿信、炎亞綸、Selina、梁靜茹、ㄒ等,
29日許茹芸在臉書PO出工作人員用心剪輯
《如果雲知道》專輯中的《寄信人》影片片段,
字字都表達了養蛙人的心情。
日本手遊《旅蛙》在台灣掀起了一股熱潮,
一位媽媽在網路上PO文說,女兒跟她分享這款遊戲,
但,養了青蛙也不能拿牠比賽、不能拿牠戰鬥、
根本不能控制牠的行動、
只能幫牠準備吃的、準備行李,
只能看著蛙孩子想去旅行就出門旅行,
高興了就寄封明信片給你,
除此之外音訊全無。
這種現象跟家裡的孩子一樣,
引起網上一片共鳴,紛紛笑回:
「此話有內涵」、「不止養了20年,還強制重課」、
「根本是形容我」、「我媽也這麼說」、「闖了禍還要代擦屁股。」
一開始要做的事是幫青蛙整理背包(かばん),
按下「かんりょう」青蛙便會出門了。
行李必備的是三明治,其他則有護身符、鈴鐺等小物。
(據稱會影響青蛙去的地方。)
青蛙回家後會給你一張照片與土產,
告訴你這次去了哪裡旅遊,
有時會出現他的朋友。
詳細教程已經有許多網站分享,
小編在最後面會貼上網址供參考
不論是三葉草、四夜草的收集,購買及準備三明治、護身符、鈴鐺、油燈等,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你的小蛙旅行的合照。
下面分享網友們收藏到的照片及對應日本地圖
年輕人都不想社交、不想生娃,為什麼養「蛙」遊戲卻會大規模流行?
一、充滿安全感的依附關係
跟青蛙的關係,充滿安全感,
無論如何,我的蛙都會回家。
蛙不在家?沒事,做點自己的事吧!
我們不用擔心被傷害、不用擔心失去、
不用擔心自己不符合對方的期待,
這段關係讓人感到穩定又踏實,
蛙成了生活中少數「安全型依附」的對象。
二、活在當下,沒有負擔的未來
生小孩呢?適孕伴侶一聽到小孩就心驚,
先不提養孩子得花多少錢、生活品質立刻下降,
光想想自己都快30歲了都還需要受家裡照拂,
生了孩子豈不是要開始往未來30年操心?
不如養蛙。
旅行青蛙提供我們一段只需要「重視當下」的關係,
不用擔心未來,也就不會焦慮。
人們不需要為了未來可能出現的麻煩卻步,
也不需要為了長遠規劃而放棄現在的快樂,
沒有負擔、沒有包袱。
三、清晰的界限感
跟常見的養成遊戲不同,
玩家能做的事太有限了,
除了採收幸運草、為蛙打包行囊,
蛙想出門旅遊、想宅在家
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蛙像是個有自我意識的個體,
我們不能控制他。
蛙不干涉你、你不干涉蛙,
不會過分的介入對方生活,
在完全零對話的關係中,時不時捎來照片、
帶回的伴手禮、有事沒事回家坐坐,
我們知道這是重視,
你心裡有蛙、蛙心裡也有你。
界限,不是要讓我們與人切開關係、
保持警戒距離,而是為了創造連結。
旅行青蛙透過遊戲設置劃下清晰的界限,
這樣的關係讓我們感到舒服、自在。
四、虛擬關係替代現實社交?矯正性人際經驗
遊戲中的關係是虛擬的,
正常人都知道虛擬關係不能替代現實人際交往,
從最基本的眼神交流、姿勢動作,
到親密關係中的肢體接觸,都是不可替代的真實。
只是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
工作家庭人際已經快把我們壓垮,
如果可以不用付出太多時間心力,
卻能擁有一段穩定、有安全感的關係,
界限清晰健康,何樂而不為?
在旅行青蛙中,
玩家與蛙的關係可以視為一種「矯正性人際經驗」,
我們與蛙建立了安全健康的連結、學會在關係中自在獨立,
在遊戲設置下用一種有界限的方式相處,
可能在過去的關係中從來沒有過這樣好的經驗,
這些經驗能否移植到現實生活中呢?
遊戲中的虛擬關係無法替代現實社交,
但可以做為一種額外的情感支持,
像補充維生素一樣為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增添一些營養成分,
簡單方便又有效;
更重要的是遊戲可以做一面鏡子,
投射出我們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如果你沉浸在與蛙的互動,
是否意味著某些現實關係中缺乏的東西可以從蛙身上滿足?
.
.
.
.
「他剛從名古屋給我寄了張照片,
現在正在屋裡吃飯,
我已經幫他準備好下次旅行的行囊了。」
voncho https://www.voncho.me/tabikaeru-tips/
NOUSNEWS https://www.niusnews.com/=P0ma4m39
VOGUE https://www.vogue.com.tw/vogueme/content-38480.html
LIFE https://life.tw/?app=view&no=725525
商周.COM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1801&type=Blog
※以上內容僅作分享交流使用,部分文字或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留言列表